03-水工建筑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发布人: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


水工建筑物

主编:张竟超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第1版,2024年12月修订版

ISBN:978-7-5509-2422-2

1.教材基本情况

教材名称: 《水工建筑物》,是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河南省规划教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水工建筑物》的配套教材。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在2024年12月进行了修订;

适用对象:水利专业大类高职高专学生、相关领域从业人员、自学者等;

适用课程:服务于《水利工程施工》《水工结构》《水利工程BIM》等。

内容概览与结构核心主题与范围:本书系统阐述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基本原理、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与工程实践。涵盖挡水建筑物(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泄水建筑物(溢洪道等)、取水输水建筑物(水闸等)、整治建筑物(堤防等)以及过坝建筑物(船闸等)等核心类型。内容体系/知识框架: 采用基础理论→结构类型→设计方法→工程应用”的逻辑框架组织内容强调水工建筑物的功能、工作条件、荷载分析、稳定与强度计算、构造要求及地基处理等核心知识。

教材深度 本教材内容全面深入,定位为水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要求读者具备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及建筑材料等先修基础,内容深度满足高职教学及工程实践入门需求。

学习价值①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②为将来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③有助于准备注册土木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

资源配套:配备了约250个电子资源与素材,涵盖音视频、文档、图片、PPT 等多种形式,还拥有近1200个题库资源。

.资源统计图

.在线视频/PPT资源

2.教材编写团队

主编张竟超,全国水利职教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水利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曾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带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成员编写,同时邀请行业一流水利职业院校和区域龙头企业参编。编写团队共8人,由3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以及1名高级工程师组成。

副主编乔连朋,就职于区域水利龙头企业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历与实践履历,曾担任项目经理、新乡交通水利投资集团总经理等职务,主要负责水利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利工程实践经验,为本书融入了大量真实案例、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

赵辰、孟秀英、寇自洋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骨干成员,曾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3项。赵辰是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孟秀英是全国水利职教名师。

3.教材设计思路与内容编排

本教材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精心构建了 “技术为基、德育为魂、数字赋能” 的新型教材体系。这一体系不仅高度契合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 建设需求,更紧密贴合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对 “懂技术、善管理、守底线” 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在贯彻落实专业课程思政方面,教材充分结合水利行业特色,深度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性地从国家战略层、职业精神层、文化传承层设计了 “三维思政矩阵”。例如,通过深入解析 “南水北调”“小浪底水库” 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生动展现背后蕴含的制度优势,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力量在水利事业中的强大支撑;以三峡工程为范例,诠释水利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职业操守,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深入挖掘红旗渠工程背后的文化传承,传承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基因。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新时代水利人才 “忠诚、干净、担当” 的可贵品质,厚植水利行业 “科学、求实、创新” 的价值取向,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专业知识学习的全过程。

遵循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的职业教育理念,教材精准面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基于水利施工员、监理员等 6 个核心岗位的实际工作场景,依托大量真实的水利工程项目案例,精心设计了水工建筑物认知、设计、施工与运维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敏锐捕捉水利智能建造行业标准(四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将其精准转化为教学标准,还融入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河道修防工” 等赛项标准。如此一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密对接行业实际需求,提前熟悉岗位工作要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教材采用 OBE 理念下 “任务驱动 + 项目导向” 模式,突出能力本位导向。以真实工程项目如小浪底大坝、三峡大坝为蓝本进行深度解析,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重构,精心设置了土石坝、重力坝、水闸设计等 10 个典型工作项目。每个项目都形成了 “工程原型 - 设计任务 - 技术标准” 的完整教学链条,从工程实际场景出发,布置具体设计任务,再依据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衡量和检验,实现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重构与思政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受到思政元素的浸润,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

.《水工建筑物》教材体系设计

4.教材特色与创新

1.构建 “三维思政育人矩阵”,实现价值塑造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本书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核心,创新打造“真实项目为载体、数字技术为支撑、思政要素为灵魂” 的三维育人模式,通过国家战略层、职业精神层、文化传承层的立体化矩阵设计,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无缝衔接。

国家战略层紧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精选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案例,讲解坝体设计时,同步阐释工程对国家能源安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层聚焦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 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坝工计算章节引入工程师反复校验数据的案例,将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融入技术教学。文化传承层挖掘都江堰治水智慧、红旗渠奋斗精神,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技术时,传承 “治水兴邦” 的文化基因,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塑造的统一。

.《水工建筑物》教材三维思政矩阵设计

2.“真实项目 + 能力图谱”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岗位适配性 教材突破传统编排模式,以真实工程案例为核心,结合水利施工员、监理员等岗位需求,按“勘察→设计→施工→运维” 工程链条重构内容,形成 “工程原型 — 设计任务 — 技术标准” 的教学闭环。

案例选择兼顾不同规模与类型,既有葛洲坝等大型工程,也有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项目,涵盖传统与智慧水利领域。每个案例拆解为教学模块,如 “某防洪堤工程” 案例中,学生先解读勘察报告掌握土力学检测方法,再依据规范完成堤身设计,最后模拟施工管理,全程参与工程全流程。

为对接岗位标准,教材设计 “能力图谱”,将施工员国家职业标准的 28 项核心技能分解为 12 个能力单元,每个单元对应具体任务与评价标准。如 “施工组织设计” 章节,要求学生结合规范编制含资源配置、进度控制的方案,考核直接对标岗位实操。

此外,依托数字平台构建辅助系统,学生可通过三维建模还原施工过程,在虚拟场景解决技术难题,系统生成能力雷达图,助力明确短板。这种课程体系确保教学与职业标准契合,为学生岗位衔接奠定基础。

5.教材实践应用及推广效果。

本教材自出版以来,已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同济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校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选为《水工建筑物》等核心课程的指定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累计使用学生超1万人次。其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丰富的工程实例和贴合规范的实用设计方法,尤其受到《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青睐,有效支撑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行业培训重要参考: 教材内容紧密对接工程实际和最新规范,成为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新员工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备考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 执业资格考试的常用参考书。

市场反响与权威认可 教材深受师生和从业人员欢迎,累计发行量突破5000余册,获批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河南省规划教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水工建筑物》的配套教材。

资源辐射与社会效益 配套开发的全套教学PPT、习题详解及典型工程图纸库在高校教师中广泛共享。教材的广泛应用为提升我国特别是河南地区水利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6.教材展示

7.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智慧职教MOOC)

链接:

https://mooc.icve.com.cn/cms/courseDetails/index.htm?classId=f3e498731d89cbbbe133453cb6ed1a61

(登录“专家入口”,账号:mengxiuying99,密码:mengxiuying#99)


上一条:01-水利水电工程招标与投标 下一条:01-水工建筑物

关闭